8月初,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被食药监总局叫停的新闻一时间成为绝对的热点事件。“但这其实不能算是新闻。”天猫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说,“5月份,我们就接到了河北省食药监局发的文,要求暂停网络零售药品。随后,天猫医药馆向商家发送了《关于药品类目紧急管控措施的通知》,但为保证消费者和商家权益,给商家停止药品交易设置了两个月的缓冲期。”
此次停止第三方平台药品在线交易,起因是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期结束。天猫方面表示,在当前的政策下,天猫医药馆只具有展示功能,不再进行销售。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线上药品交易业务都将暂停。据悉,持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可以正常进行网络药品销售。对此,京东、天猫等平台已有所动作,相继启动了医药自营模式,希望以开“自己的药店”延续线上医药零售业务。
试点期已过问题多多叫停乃必然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分别于2013年11月12日、2014年7月7日、2014年7月25日,同意天猫医药馆、1号店开展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试点期限为一年。这些平台企业可以招募药店入驻,面向消费者销售药品,并在平台内进行结算。
若按试点期限来看,这3家平台企业在2015年7月前试点资格就已经结束,但直到2016年下半年政府部门才出面叫停,主要原因是第三方平台售药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有所整改。正如今年7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转载《中国医药报》一篇文章写道: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台与实体药店主体责任不清晰、对销售处方药和药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用药安全,因此决定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
8月1日后,记者采访了包括天猫医药馆、1号店和京东在内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和具有该业务的电商企业,三家企业均表示已收到相关通知。天猫医药馆向平台上的商户发布了《2016年8月1日起停止95095药品在线交易功能》的通知,京东医药则面向平台商家发布《关于中西药品类目商品紧急管控措施的通知》,责令第三方商家停止药品在线交易,并务必做好消费者相关售后服务。此后,天猫医药馆、1号店和京东平台业务只能作为药品展示平台,不能作为交易平台。
不甘只具备展示功能电商平台寻求自营
在结束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的同时,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这并不影响已经获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继续开展企业对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交易服务业务,而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实体药店可以继续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药品。
1药网相关负责人8月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1药网作为持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即C证)的企业,仍可依照《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药品。1药网在天猫医药馆开设的店铺,将配合天猫医药馆根据食药监总局的通知,调整业务方向与模式。“目前,1药网超过70%的销售额均来自于自营业务,此次平台试点结束工作对1药网自营业务影响较小。”
因此,在目前C证可被视为“在线售药通行证”的情况下,京东、天猫已相继通过合作、收购等方式,或自持C证,或与持有C证的售药企业建立联系,希望能延续自己的线上医药零售业务。
京东方面表示,今年6月,京东正式整合推出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流通渠道的“京东医药B2B分销平台”,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自营非处方药(OTC)和健康保健产品的“京东大药房”业务。据悉,京东医药B2B分销平台现阶段主要依托与战略合作伙伴上海医药联合开设的“上药云健康旗舰店”平台开展业务,该业务致力于满足上游客户、下游用户,革新医药零售供应链,打造中国最大的零售药房直采平台;京东大药房作为京东医药健康行业B2C业务品牌,依托连锁药店,具有药品销售资质,业务全流程严格遵守国家《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保障了经营质量和用药安全,现阶段业务依托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C证)的京东全资子公司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开展。
同时,阿里健康7月发布公告称,以1680万元人民币收购实体零售企业“五千年医药连锁”,业内人士认为其主要目的就是看中了五千年医药去年2月取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C证。目前天猫平台的“五千年大药房旗舰店”已经改名为“良心大药房旗舰店”,并入驻天猫,算是“接棒”了天猫的药品第三方平台,预计良心大药房将成为未来天猫药品零售的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