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家用电器都不用跑到县城里了,太方便啦!”诸暨市五泄镇西皇村的杨奶奶乐呵呵的抱着从“邮乐购”店代购到的小风扇。自从村里的小超市升级变成了“邮乐购”店,杨奶奶也变成了网购达人。厨房用品、家用电器、日用品、各地特产……在“邮乐网”上通通都可以买的到,价格还很实惠。
“互联网+”正在深入农村,近年来浙江邮政不断加大农村电商布局,率先做到“政府主导与邮政实施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相结合、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农村电商与邮政服务相结合”等结合,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生活的便利,网购的乐趣。
“邮掌柜”激活农村电子商务小超市变成“万能店”
位于诸暨市诸东路11号的陈宅雄城超市,是一位叫许小欢的店主在经营。老许经营小超市已经有10年了。
从去年开始他加入了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安装了“邮掌柜”系统,原来的小超市升级成“邮乐购”店,一下子成了村里的“中心”。升级后的“邮乐购”店,村民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代购互联网上商品还可以办理手机充值、缴费、购买车票、网购代购、包裹寄取等业务。老许笑言自己变成了“网商”。
“现在村民都爱来我这儿缴水费电费,买车票。有时候办完事儿顺便就把东西买了,我店里的生意也好了不少”老许兴奋的说,除了人气更旺了之外,更实在的是村民们办事购物都方便了。
老许的“邮乐购”店面积不大,但有3000多种商品,在未使用“邮掌柜”前,每次一到盘货时就犯了难。“以前记账都是记在小本本上的,每次盘货时都要看账本,清货,要花很长的时间。而现在用邮掌柜系统,有顾客来买东西,扫码枪一扫,卖出一件系统会自动记录,太方便了。”
“邮掌柜”系统拥有收银台、进货批发、商品代购、店铺管理、会员系统、金融产品等多项功能。其中,深受店主喜爱的进销存功能,可以让店主轻松掌握每件商品的价格、了解每天经营利润及库存商品数量。除此之外,“邮掌柜”还能提供网上进货、农产品代销、金融小额助农取款等服务。
在衢州柯城区,部分“邮乐购”店叠加了政务前置办理服务。“邮乐购”店作为“浙江政务服务网”的网上申报代办点,为村民提供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等服务。村民在就近的“邮乐购”商超即可获得临时用工信息,在店主的帮助下准备行政审批的相关资料,并通过网站以电子形式提交,减少了村民办理的时间,提高了申报的效率,使政府提出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惠民工程更好落地,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让信息多跑腿,让村民少跑路”。
“我们希望用‘互联网+’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的农村小超市,使之成为全国统一品牌的、与互联网连接的、集‘邮局+银行+超市+网购+便民服务+培训’于一体的‘邮乐购’实体店。用这种渠道+平台的新模式,为村民实现购物、销售、便民服务、金融、创业等5个不出村。”浙江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邮乐网”地方馆打通农产品进城通路
去年底,生姜的行情不好,缙云县胡源乡胡村的村民深陷“姜局”,浙江邮政电商部门将缙云生姜在邮乐网“缙云馆”上架,并特别策划了微信推广活动,获得了大量关注,购买量迅速上升。同时,缙云邮政联合缙云县政府推出满5公斤包邮优惠活动,生姜销售价几乎翻了一番,农户增收近80%。
8月初,湖州邮政启动“万斤农产品进城”项目。长兴葡萄成为湖州首个“万斤项目”推广农产品。通过“邮乐长兴馆”“邮掌柜”等渠道对长兴葡萄进行线上推广,仅仅两天预售量达2万斤。
另一头,东阳市湖溪镇清潭村的火龙果种植户胡志军也正准备把自家种的火龙果带到村里的“邮乐购”店里拍照上网销售。
近年来,浙江邮政瞄准城市居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采取“原产地认证+邮政+农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邮政农村优势,推动农产品返城,促进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发展。
通过在“邮乐网”上开辟了“邮乐农品”农产品交易频道,选取当地“原汁原味原产地”的特色农产品,建立由“种植基地”到“家庭餐桌”的农产品进城直通车。这不,舟山万斤梭子蟹、临安万斤春笋、磐安万斤小番薯、缙云万斤美人茭、天目山万斤红提等都通过了这种方式从田间地头,走到了城市的餐桌上。
“针对批量式农产品,依托‘邮乐网’,我们与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合作,推动农产品‘万斤’进城项目。组团进城有利于摊薄进城成本,减少批售环节,增加销售收益,有助于解决时令农产品扎堆上市的‘卖难、贱卖’问题。”浙江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而对于闲散式农产品,浙江邮政也提供了精准化的服务。“我们会通过‘邮乐购’店收集农户的信息,帮助农户将自产农品上网销售,邮政提供标准化包装、品牌化运营、便捷式寄递等服务。”
大数据分析诞生新的流通模式
当前,在“互联网+”浪潮的驱动下,浙江邮政在农村电商的站点数量和交易额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连接城乡,浙江邮政要做的事还不仅如此。
“我们正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和打造农村电商升级版。”浙江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利用“邮乐购”实体店积累的大数据,浙江邮政直接与生产商或总经销商对接,改造优化“工业品下乡”供应链,这样,既可以减少批发层级,将中间环节成本让利给上下游,厂家增加了利润,“邮乐购”店降低了进货成本,村民更便宜地购买到品牌正品;还能帮助厂商,做到提前生产、就近调货,降低运营成本,甚至定制生产专供农村市场的商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把大数据用到农业生产、普惠金融、农产品溯源等各个环节,并实现工业品的以销定产。”浙江邮政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浙江邮政在全省建成62个县级邮政电商运营中心,“邮乐购”店数量超过1.5万个;有五十多亿工业品通过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下乡,近亿元农产品通过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