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处理两万件的双层包裹分拣机在杭投入使用
浙江在线11月11日讯(记者 赵经纬)如果说“双十一”的主题是“买买买”,那么之后的主题一定是“等等等”。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全球货物大迁徙中,物流行业也步入一年一度的业务高峰期。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预测,今年全行业“双十一”快递运量将达到7.6亿件,同比增长40%。
庞大的快递运量,是检验快递企业物流能力最好的试金石。往年,由于全国快递量激增,大量快件递送延误,遭到消费者诟病成了电商狂欢节的“后遗症”。那么今年这个“后遗症”还存在吗?
“分拣自动化”再加码各环节保障不爆仓
11月8日晚,位于萧山的中国邮政杭州中心局依旧灯火通明,工程师正在为双层分拣机的上线运行做着最后的调试。从6月1日开始,为了保证杭州中心局流水化改造工程在“双十一”大考之前完成,浙江邮政的工作人员已通宵达旦数月。
据悉,这项投资8000万的流水化配套工程投产后,将一改人工分拣工艺,从快件扫描、分拣到最后装车将实现全自动化智能操作。效率大大提理中心的邮件处理能力将从每小时6、7千件提升至2万件以上。
通过大数据分析,浙江邮政对于“双十一”期间发件量大的邮路进行了提前预判,租用4条火车线路,增开长沙、贵阳、昆明、广州等方向邮路。同时针对西北、西南等较偏远地区增开临时加班汽车邮路,大大提升快递流通速度。
“我们还在网运、投递一线新增、更新投递汽车400多辆,县(市)、乡镇的农村邮路更新电动三轮车120辆,今年‘双十一’将不必担心爆仓等问题。”浙江邮政网运处处长钱晓辉告诉记者。
正如我们所见,在纵横城乡的邮路上,背着信报袋、骑着自行车的投递员身影少了,一辆辆装备崭新的投递汽车多了。同时,遍布城乡城市居民小区、高校、写字楼的E邮柜,提供24小时自助取件,有效缓解了城市电商包裹投递“最后一百米”难题。
拼服务:客服改革农村配送也及时
面对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浙江邮政在各级网运、包裹、投递、信息技术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环节处理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包裹快递业务发展的基础。
“网运转型升级,时限优先、以市场化为导向是我们改革的方向。”钱晓辉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双十一”除了确保运力提升,提升服务质量也是另外一大关注重点。“‘双十一’,浙江邮政各分公司均配备了调度和生产联络员,24小时值班动态调度,生产联络员负责协调解决生产中各类问题。”
今年“双十一”同时也是中国邮政客服改革工作启动以来的首次“大考”。自今年7月1日起,邮政包裹快递业务客服采用“11183呼叫中心-各省省客服(11185)-生产机构”三级处理模式。为保证服务质量,浙江邮政将做好与服务质量监督检查、11185省客服与生产机构协同客服的组织协调,开展现场指挥,从人员配备、生产运营、信息沟通、应急预案等方面充分准备,确保此次“双十一”客服工作的顺利和平稳。
“双十一”同样是对农村物流的考验,作为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中国邮政的服务范围已深入城市乡村千家万户。为继续保障投递无死角,浙江邮政对县局邮路的时限要与农村投递的时限进行衔接,乡镇本街以上城区逐步实现当日进口当日递,并通过投递管理信息系统定期通报,实时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