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线学习
教师管理平台
通知公告 返回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通知公告> 新闻
第二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获金奖的项目无一例外紧跟市场需求
时间:2016-07-04 点击数:1088

7月2日、3日,“建行杯”第二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最终,浙江大学的“绿之源节流计划——空气洗手”、宁波大学的“伊穆家园”、杭州师范大学的“基于柔性供应链的电商平台母婴服务商”、杭师大钱江学院的“赢加TV——手机创投平台”获得四把金钥匙,入驻创业孵化园“梦想小镇”,获得风险投资,正式启动商业运营。

  “互联网+”创业形式如今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项目跟风模仿,失败率很高,对此,赛事评委、边锋游戏创始人郭羽提醒,要将“互联网+”运用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去,结合市场热点去做,模仿或者跟风基本没有出路。

  120个项目入围决赛

  有些已经在改变我们生活

  大学生创业团队正在和投资方接洽。

  昨天上午的答辩环节,有不少项目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展已非常成熟,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来自浙江大学的“基于脑电检测的可穿戴设备”项目为例,通过小小眼罩可自动检测人的脑电波,并发出一定频率的波长,帮助人改善睡眠质量。

  同样来自浙江大学的“绿之源节流计划——空气洗手”项目,空气洗手装置基于流体的共性,以高速气流替代水发挥清洗过程的机械作用,带走污渍,细密的水雾发挥溶解作用,完成高效清洗过程,并实现90%的平均洗手节水率。该项目特别适用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每台成本只需400元,目前已经与苏泊尔等家电企业签订了专利技术转让许可合同。

  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其中创意组面向普通高校在校生,初创组和成长组面向普通高校在校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今年创业大赛共收到97所高校的2033个项目,经过层层筛选,120个项目进入决赛,涉及“互联网+”、现代农业、制造业、商务服务、公益创业等多个领域。大赛期间,9家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与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向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团队伸出了橄榄枝。

  “互联网+”创业最忌同质化

  出路在结合市场利用专业知识

  选手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

  如今,很多大学生创业都乘着“互联网+”这股热风,项目跟风模式情况严重,失败的情况也比较多,在这次比赛上拿到金奖的团队,他们是怎么做到创新的呢?

  杭师大“贝越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柔性供应链的做电商平台母婴类产品服务商,可以说和很多大学生电商项目大同小异,然而2015年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销售额就达到了2050万元。团队负责人金超介绍,他们的优势是跳出“大学生创业”这个束缚,思路和运营方式都以“社会人”的标准进行,“我们以现金流的形式,取得了17个著名母婴品牌商的独家经销权,很多平台只能通过我们获取售卖权,这是我们和其他大学生类似项目最大的区别和优势。”他说。

  赛事评委、边锋游戏创始人郭羽认为,大学生创业要利用“互联网+”,而不是围着它去做,“简单来讲,创业要做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和追女孩子一个道理,跟风肯定不会成功。做自己专业领域的事情,然后利用‘互联网+’这个翅膀,才能真正飞起来。”

  另外,他认为大学生创业一定要有发现市场的能力,“大学生不缺少创业项目,缺少的是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全国、省、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有一个趋势,就是从以前为比赛而比赛,到现在真刀真枪地去做,这个是好的现象,关键要创新,结合市场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